遠古人類的一天
過去幾萬年,人類的 DNA 並沒有改變太多,但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大 的變化(現代人腰酸背痛、憂鬱焦慮可能是因為演化根本沒有跟上生活方式的改變)
我們比前人享有更多物質資源、擁有更長的壽命,但又覺得疏離、沮喪而壓力重重。演化心理學家認為,想瞭解背後的原因,我們就需要深入研究狩獵採集者的世界,因為那個世界其實現在還牢牢印記在我們的潛意識裡。
- 貪食基因,遇到甜食(熟透的水果)立刻吃到吃不下為止。
因為
,我們無法完全得知遠古採集者的生活,尤其是無法被保存的故事遠古智人的生活方式根據部落有不同的樣貌,不只有一種
- 部落規模:10~100人
- 唯一的家畜:狗
- 在特殊情況下,部落間可能有交易(但僅限於稀有的物品)
- 智人就像星星一樣,稀稀疏疏的撒布在廣闊的土地上。在農業革命之前,整個地球上的人類數量還比不上現在的大臺北地區。
- 在個人層面上,遠古的採集者是有使以來最具備多樣知識和技能的人類
有證據顯示,自從採集時代以來、直到現代,智人的腦容量其實是逐漸減少的!不難理解,要在採集時代存活下來,每個人都必須要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等到農業和工業時代開展,人類開始能依靠別人的技能生存下來,就算是低能力的人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例如只要肯挑水、或是當個生產線的工人,就能活下來,並把自己那些平庸無奇的基因,傳衍下去。
採集者的生活(最初的富裕社會):
- 三天打獵一次、每天採集3~6小時,沒什麼負擔,不用做家事也不用 付帳單
- 採集經濟可以讓大多數人過著比農業社會或工業社會更有趣的生活
- 大多數時候,光靠採集就能得到足夠的營養(畢竟這是刻在基因裡的飲食)
- 多樣化的飲食
- 之後農民的生活反而太過依賴單一的飲食(小麥、米),缺少一些必要的維生素。在災害來的時候更容易GG